1、薊,拼音:jì,部首:艸,筆畫數(shù):13,結(jié)構(gòu)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(名)多年生草本植物;春天發(fā)芽;莖葉多刺花紫色;可入藥。
(資料圖)
2、釋義:<名> 形聲。
3、從艸。
4、義:薊屬植物的泛稱古地名,是北京的古稱。
5、古州名,唐開元十八年置。
6、治所在漁陽(今天津市薊縣)。
7、古縣名,薊縣。
8、秦置。
9、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。
10、縣名,在天津市北部,鄰接北京市和河北省。
11、秦置無終縣,隋改漁陽縣,明入薊州,1913年改為薊縣。
12、姓氏,上古時周武王建立周朝,他敬仰先賢的功德,尊重他們的后代為薊地的首領(lǐng),建立了薊國,那地方就在現(xiàn)今的北京。
13、薊國國君的后代,就形成了薊姓。
14、多年生草本,春天發(fā)芽,莖葉有刺和白色軟毛,花紫紅色。
15、分大薊和小薊。
16、全草供藥用。
17、嫩莖葉可食或作飼料。
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,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