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,我國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比較迅速,人們的錢袋子也隨之越來越鼓,很多人通過追捧像房產(chǎn)、股票等投資領(lǐng)域,賺得盆滿缽滿。但是近三年來,由于公共衛(wèi)生事件的影響,我國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并不景氣,人們不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,反而銀行存款成為大多數(shù)人的選擇。
【資料圖】
因為在大家的心目中認為,銀行存款的風險是眾多理財產(chǎn)品中風險最低的,并且還不受市場變化的影響,把錢存銀行是一種相對比較穩(wěn)妥的選擇。不過,在如今這個變化莫測的社會中,銀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也遇到困境,尤其是在當下人們儲蓄意愿高漲的背景下,銀行也在進行不斷的調(diào)整。
但最近一段時間,網(wǎng)上傳出一條令人不敢相信的消息,那就是銀行要全面取消兩年期和三年期定期存款,這對絕大多數(shù)喜歡在銀行存定期的儲戶來說,著實失望到極點。那么問題來了,此消息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?一起往下看看吧。
首先,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:此消息并不是真的,大家不要盲目相信。那么,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消息傳出呢?大概率可能是因為某些銀行里面的員工散布出來的。
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儲戶去銀行存錢時,不存較長期限的定期存款。之所以這么做,主要是因為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銀行面臨的并非是攬儲問題,更多是如何將錢貸出去,以及節(jié)約運營成本的問題。
在過去,由于很多人手中沒有多余的閑錢存放在銀行,而銀行想要運營下去,就需要儲戶往銀行存錢,并且存的時間越久越好。但如今,各大銀行的存款較多,并不缺錢,在這種情況下,反而銀行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,畢竟儲戶把錢存銀行,銀行需要支付相應的利息。
如果想要解決成本問題,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儲戶存較短期限的存款,盡可能不存中長期存款。根據(jù)目前的利率水平來看,國有大型銀行一年定期為1.95%;三年定期為2.75%。
如果同樣存10萬元,同樣存三年,后者比前者要多付2400元的利息。因此,雖然銀行希望儲戶一直把錢存銀行,但是更想以較低成本的方式,讓儲戶把錢存銀行。
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根據(jù)央行的通告來看,為了刺激消費,拉動我國經(jīng)濟增長,將會降低25%的存款準備金,這也就意味著要不了多久,各大銀行會迎來再次降息,儲戶把錢存銀行拿到的利息會更少,這對儲戶來說,并非是一個的消息。尤其是靠銀行利息生活的人,日子可能會越來越難。
在這一趨勢下,如果儲戶手握20萬元以上的資金,想要獲得更多的利息,不妨考慮存大額存單,畢竟它屬于存款,而且利率高于定期存款,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,綜合利率能達到3.6%左右,能讓存款得到更好的保值增值。
當然,如果手中的閑錢比較少,但也想獲得較多的利息,其實可以通過儲蓄國債、或者一些隨政策趨向順應而生的外貿(mào)經(jīng)濟平臺如代銷,門檻一百多元,每30天穩(wěn)定共享1%的利潤,相當于10萬元每月收入1000元,合理配置能帶來不少利息收益。
總之,如果手中有閑錢,面對如今的經(jīng)濟形勢,應盡可能找一個相對靠譜的存款方式,讓自己的存款創(chuàng)造更多的財富。否則,日后再次出現(xiàn)降息,想要獲高息就更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