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是離人間最近的天宮,腳步輕輕踏入,那些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憂便揮之即去。
亭亭古松白云間,盤山巨石姿萬千。朵朵仙花映綠苔,環(huán)佩相擊鹿飲澗。
青龍背,去過的都說那是個夢幻的地方,去堯山,不能不去青龍背。
青龍背,藏在堯山深處,濃縮“雄險奇秀”于一處,以“青龍騰云”而揚名,歷史上,曾經(jīng)以“大龍山”之名代替堯山。
大龍山,如一條蜿蜒起伏的山嶺橫亙堯山腹地,仿佛游弋天地間的一條青色巨龍,時而蟠伏,時而騰躍,云海,也像翻著白色的巨浪左沖右突,飛奔而來。
青龍背,就是大龍山的山脊。
從堯山飛云谷折轉(zhuǎn)北上,山道通往大龍山山脊,山回路轉(zhuǎn),白牛城城門豁然洞開,嶙峋突兀的山脊,森森層疊的古松,明朗縹緲的曲徑,便赫然呈現(xiàn)眼前。
石階,人工開鑿在巖石之上,狹窄的山脊,高低起伏,如飄在云端蒼穹。俯視兩側(cè),絕壁刀削斧劈,深淵萬丈,移步間,頭暈?zāi)垦?,心寒膽顫?/p>
“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。”
青龍背,常有云霧縈繞,仙境般如夢如幻。身在青龍背,如乘龍破霧穿云,馳騁于渺渺九天。
4000多年前,魯山仍是水鄉(xiāng)澤國,湖沼成片。劉姓始祖劉累堯山,在此拜堯、馴龍。黑龍、白龍,深潛淵底,過眼無蹤。一條青龍,扶搖碧霄,化作山嶺。
“不逐風(fēng)云去,盍求山澤安”。
千百年來,兩側(cè)溝壑的云煙,將山脊輕輕托起,似是飄動,山上成林的古松隨風(fēng)搖曳,似是吼聲。青龍,給這里增加了祥瑞之氣。
風(fēng)雨雕刻了山嶺,歲月留下永恒。這道億年前燕山運動留下的絕壁巖脊,以青龍之姿,靜臥于天宇,鑄成大地最靚麗的風(fēng)景。
滿眼皆秀色,滿野皆蛩音。
從星月隱退到旭日破曉,從夕陽西下到彩霞滿天;從春花爛漫到青蔥之夏,從紅葉漫山到白雪皚皚。山色樹影,風(fēng)光獨好。
青龍背,險中見秀,秀中見奇。山脊,危巖羅列,怪石嶙峋。似鳥似獸,生動逼真。巖崖古松,蟠曲彎轉(zhuǎn),倒掛虬龍,巍然屹立,古雅奇特。
臥龍石、金龜石、雄獅石,石石見怪;迎客松、福祿壽三松、華蓋松、青龍?zhí)阶Γ瑯錁洳环?。此景只?yīng)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?
人生,大抵常常需要暫時遠(yuǎn)離人間煙火,讓心靈的俗氣排空。
青龍背,就是一處不染人間煙火的凈土。人從迎客松側(cè)身而過之際,就暫時擺脫了俗世的羈絆,進(jìn)入了獨特的超然意境。江山如此多嬌,享受自然,擁抱美好,在奇景妙境中,心靈的一次洗滌,人生的一場洗禮。
這里時光很慢,無須多想,也不用多想,只覺一股舒朗之氣從心底慢慢騰起。
時光交替,這里始終是蒼松華茂,玉樹溶溶,仙氣縈縈,流風(fēng)回雪,玉姿佚貌,靈虛玄宮。
趁著時光正好,登一次青龍背。探一探,地質(zhì)的奇觀、歷史的脈絡(luò),去感受,大山的厚重、大山的深邃。
堯山青龍背,一生必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