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是西湖群山上題刻最多的人?
是方豪。
方豪(1482年—1530),字思道,浙江開化人。明武宗正德三年(1508)26歲中進(jìn)士,后到各地任職。正德十三年(1518)升授刑部湖廣司主事,奉欽依差江南。正德十四年(1519),武宗要南巡江南,37歲的他力諫阻止武宗南巡,被跪闕下五日,并杖五十,后被罷官。人生遭此劫難,身心兩傷,心灰意冷,這時(shí)的方豪,頗有遁入空門之意。
正德十五年(1520)年初,在大雪紛飛的日子里,他來到素有東南佛國之稱的杭州。正月初五這一天,方豪來到北山崇壽寺,在寺僧文鏞的陪同下游玩了寶石山。這天,雪后初晴,湖山銀裝素裹。他倆走到川正洞時(shí),向斷橋一帶的西湖望去,湖上白雪皚皚,像雪白的氈毯。方豪想,用什么詞語來表達(dá)呢?他認(rèn)為用“雪氍毹(音qú shū)”最為恰當(dāng)。他倆邊走邊聊,不知不覺從石階登上了一個(gè)平臺,臺上可望見松林,一陣風(fēng)過,方豪見此臺可看松聽風(fēng),便向方丈提出可否建個(gè)“看松臺”,方丈一口應(yīng)允。方豪說:建臺之資,由他捐助。方丈聽罷,定要方豪留宿,提議兩人“今夜談平生,明早看日出”。
翌日早起,霞光布滿天際,方豪思潮涌起:這里是屯聚霞光之地,普天下的霞光似乎都是從這里散發(fā)出去的!于是揮筆書下“屯霞”和“雪氍毹”兩處題名的刻石。
正月初六,方豪從寶石山來到靈隱寺,與他一起到靈隱的有按察使副使于鏊、張淮、僉事劉大謨。他們先游玉泉清漣寺,后到靈隱寺。中午,寺里的德明方丈以小酌接飲他們。下午,一行人又到龍泓洞等處山洞游玩。方豪留下“龍泓洞”“通天洞”“玉乳洞”等題刻。近晚時(shí),其他幾位都回去了,唯獨(dú)方豪受方丈之邀宿于寺內(nèi)。
第二天是初七,初七在古代是“人日”。庶吉士江暉(杭州人)和進(jìn)士陳直聽說方豪在杭州,立刻載酒來訪。他們一起在飛來洞午酌后,再游天竺。在“下天竺”的“三生石”上,方豪留下“江暉、陳直載酒來訪方豪于飛來洞,此日三人又同游‘三生石’”的題刻。
正月初九,方豪在檢察御史劉欒、張鰲山、主持王舜漁的陪同下一起游覽了萬松書院。方豪是萬松書院初創(chuàng)時(shí)的學(xué)生,此次是舊地重游。方豪留下了“正月初九劉欒、張鰲山、王舜漁與方豪等四人同游九華山留月崖諸景”的題刻。還留下“望湖石”“石匣泉”“幔石”“石倚”等題刻。
方豪從初五到初九,在杭州已走訪了“崇壽、清連、靈隱、天竺”諸寺,了解了一些佛寺的情況。正月初十,方豪來到凈慈寺,受到主持聚德的熱情接待,邀他宿在寺里,可不計(jì)時(shí)日。他在僧寮望見那南屏、九曜起伏的群山,如同在萬峰深處,于是題詩一首,“萬峰雨歇青鞋濕,石磴風(fēng)高白帽斜。幾向西湖尋佛國,寧知下榻借僧家。林藏慧日天應(yīng)近,竹覆慈云物自華。莫怪卜居孫處士,故園吾亦忘煙霞。”(《宿萬松深處》)方丈看了詩后,更得知方豪的心思。方丈對方豪說,本寺在南屏山慧日峰下,南宋時(shí),“慧日峰”三字早已刻石,但南屏山至今仍無“南屏”之名,貧僧恭請與大人結(jié)緣,請書“南屏”墨寶留山寺。方豪并無推辭,書下“南屏”二字。
翌日,正月十一日,杭州知府張芹宴請方豪于南屏山慧日峰下,方豪將此次宴請也刻在慧日峰上。
是年閏八月廿日,方豪又來到杭州,再次到萬松書院,并游覽了鳳凰山的圣果寺,在那里他題了“石門”“訪石門”和“正德庚辰閏八月廿日,方豪、鄭善夫來訪石門”“十日外方豪又來五日乃去”的刻石。
過了兩年,嘉靖元年(1522),世宗即位,方豪被召回京,復(fù)任刑部主事,賜金、加俸一級。
嘉靖二年(1523)正月,方豪再次來到杭州,這次來杭心境不再郁悶了。正月初九日,方豪與王藎、胡鎮(zhèn)同游湖西的煙霞三洞,他們從石屋洞游到煙霞洞,煙霞洞上方半山腰洞口,有一大石,如手掌下垂,筋節(jié)明晰,指爪蔥倩,故稱佛手巖。游后,他題下“王藎、胡鎮(zhèn)、方豪同游……佛手巖”和“嘉靖二年正月九日亹庵王藎、棠陵方豪、拙峰胡鎮(zhèn),自石屋來游”的刻石及“癸未正月九日象鼻峰”的題刻。一日題名三處。
我的杭高校友、西湖文化研究會的邵群先生,對西湖山上的摩崖石刻作了長期的研究,近二十年里,拓遍了西湖山上的摩崖石刻,并將《鳳凰山摩崖萃編》和“至微堂”同仁關(guān)于南高峰、寶石山有關(guān)方豪的題刻也賜予我,使我對西湖山上有關(guān)方豪的摩崖刻石有了更深的了解。正如邵群先生所言,方豪是“明代西湖摩崖題刻最多的人”。
方豪在西湖山上的題刻歷經(jīng)風(fēng)雨滄桑,已有五百年了。時(shí)至今日,我們尚能在西湖的山水間看到方豪的題刻,有的已漫漶不清,有的已徹底消失了——如南屏山上的“南屏”刻石。
2007年春,凈慈寺的延光法師邀請我參加新建殿宇的奠基儀式。11月23日新建殿宇正式動(dòng)工。我在殿宇現(xiàn)場看到西側(cè)山坡上刻有“南屏”二字,為方思道所書。我見狀就去問時(shí)任方丈的妙高法師。法師告訴我,當(dāng)初搞設(shè)計(jì)時(shí),這里是沒有見到山石的,后基建人員在清理場地時(shí)發(fā)現(xiàn)有山石裸露出來,并見到“南屏”二字?,F(xiàn)在已沒有辦法了,地面要平整,山石要削平。我想這是沒有辦法的了,于是將“南屏”“方思道”拍了照片。就這樣,已有五百年歷史的“南屏”刻石的“生命”就終止了!前些年,現(xiàn)任的凈慈寺戒清方丈問我:當(dāng)初為什么不將“南屏”“方思道”拓下來呢?我語塞無言。
2022年元旦,新年的第一天,浙江有新聞媒體邀請我到寶石山上接受新年第一縷陽光的采訪,從初陽臺一直講到保俶塔,在保俶塔偏西北有塊山石上,刻有“屯霞”二字(如圖),“屯霞”刻石,原來在這里“活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