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魏祖華
細雨如乳,微風流香。六百多年前,郭氏老爺帶著一眾孫子在祠堂前虔誠地栽下這棵重陽樹苗,他捋著白白的胡須,心里泛著陣陣溫馨,眼中滿含希冀。孫子們紅撲撲的臉蛋,就像那相隔不遠的土城門前的紅對聯(lián)一樣,寫著神圣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他們是從江西搬遷而來的。朱元璋初定天下,為御宇東南,遂大舉遷移人口。郭氏族人跋山涉水落地南漳蠻河,筑土城為家,繁衍生息,是為郭家土城,名傳至今。
郭氏家族有著自己的驕傲。元代的郭居敬不知怎么突然有了靈感,編了《二十四孝》。這株重陽樹苗便栽在郭家土城祠堂的前側。
栽下這棵樹苗,就是栽下一種傳承一種信念一種誓言。領著一身補丁一腳泥巴一臉稚氣的小屁孩,郭老爺神情莊重地走進土城內的學堂,從虞舜開始,給孩子們講《二十四孝》的故事。
“樹成多是人先老,垂白看他攀折人?!绷倌甓嗔耍彝脸菗磉^恬靜,有過繁華,歷過戰(zhàn)亂,也曾淹沒于塵土飛揚。無論世事如何變化,重陽樹始終靜靜地矗立著,用一個個春夏秋冬凝結出密密麻麻的年輪,用一次次風霜雪雨錘打自己堅實的身軀。
孝老敬老的典范在這個小小的村莊層出不窮,其中就有郭崇。郭崇的母親臥病多年,都說“久病床前無孝子”,郭崇卻多年如一日,早晚侍奉,日夜陪伴,沒叫一聲苦,沒皺一次眉,相反,在這個過程中他感到無比安寧無比充實。若是天朗氣清,他會把母親背到重陽樹下感受這里的清幽安謐、生意盎然;若明月懸空,他會陪著母親在樹下身披銀輝,聽一地蟲鳴。家族感其孝道,書寫其事,刻下孝碑,立于樹旁。
六百年的軀干,需四人合抱;六百年的筋脈,強壯遒勁。樹旁所刻的《重陽樹記》這樣描述四季的勝景:“孟春,彩蝶云集,祥云環(huán)繞,花香四溢,引鳳招爽。盛夏,枝繁葉茂,鳴蟬其間,如歌如頌,鄉(xiāng)民乘陰納涼,聞聲唱和,聊天打趣,其樂融融。深秋,有仙鶴棲于枝間,顯靈呈異,葉落紛紛,如鋪錦毯,迎受秋韻豐曲。隆冬,凌寒挺立,傲骨錚錚,慰人心際?!?/p>
重陽樹又叫長壽樹。于是,遠遠近近的人們來到這里為親人祈福,將紅紅的綢帶掛在重陽樹的各個枝頭。郁郁蔥蔥之中,綠紅相間,你點我綴,星羅棋布;繁葉落盡時,遠遠看去則成了一棵紅色的樹,亮麗明媚。
現(xiàn)在,以這棵重陽樹為中心,建起了重陽廣場,周圍環(huán)繞著時尚和傳統(tǒng)相融合的村舍巷道,近旁裝點著綠葉紅荷翩翩起舞的十里荷花池——郭家土城成了郭家新城。每年年底,重陽廣場都要舉辦鄰里節(jié)、年貨節(jié)。蒼翠的古樹、時尚的廣場、雅致的白墻紅瓦,熙攘的人群……一幅嶄新的古樹新村圖出現(xiàn)在山里山外的一個個屏幕上。
樹因人壯,人因樹旺。郭家土城村是當?shù)赜忻拈L壽村,村里102歲的壽星正巧是郭氏后裔。老壽星自然聽過明初的郭老爺帶著孫子們栽下重陽樹的故事,他常常慨嘆,多少年過去了,一代代人老去,樹卻還年青。而今,這棵樹的種子和種苗又遍布村子各個角落。古樹芳心,關于它的故事仍在續(xù)寫著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23年05月19日?15版)